“你對現在的數據上的離散是怎么對待的呢?又是怎樣區別每天的允許誤差與今天少許有問題的數據離散呢?怎樣看待其原因呢?”
我們已通過柱狀圖敘述了表示母體質量的方法。但是要想看到質量、產量、原材料利用率或成本等的離散,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動的情況,畫個曲線圖就可以了。與羅列數字的日報表相比,如下圖那樣的物線圖則能更好地了解各種問題。請接連不斷地編出曲線圖吧!畫曲線圖很簡單,就是在橫軸上劃分出產品號、批號或日期,在縱軸上劃分出表示質量的特性值。如能在這個曲線圖上再把規格界限也畫進去,就能和拄狀圖一樣,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動的情況,可與規格值進行對比。
那么,產生這種離散性的原因是什么?
“對我們的工序來說,在無限的原因當中,應該訂出規格和作業標準的應該是什么?能影響到產品質量的原因數不勝數。在這些原因當中,象原料的配比、閥門的開閉度、車刀的磨損和調節等,都是可以采取措施的。但也有象氣溫那樣不好辦的原因。可是也不能把可以采取措施的原因,全部都規定出作業標準。比如,為了達到某種要求,無論如何也得需要設備和機器,因而使產品造價過高。如果在使用產品的人和下道工序允許的范圍內,就是有某種程度的離散性也無妨的話,那就應該稍靈活一點。也就是說,一般都是對與產品質量、數量、成本和安全等方面有較大影響的原因(因素),訂出作業標準。
綜合上述,可以認為;
(1) 即使規定了作業標準,也可以在允許的范圍內改變作業
業條件。
(2) 原料的質量也可以在允許誤差的范圍內改變。
(3) 其它原因,既小且無限多。
所以就是按照作業標準去工作,實際上產品也會多少有些離散性。這是偶然的原因造成的,對這種原因進行調查也沒有意義。
與此相反,對于
(1) 由于不遵守作業標準所造成的誤美;
(2) 雖然遵守了作業標準,但由于各類標準不完備,對可能產生離散性的原因沒有控制住所造成的誤差。
對由以上兩點所引起的產品質量的離散性,必須采取有效措施。這是不能放過的原因,也是異常的原因。
也就是說,哪怕是把一定的質量作為目標,在原材料規格和作業標準等方面已經標準化的條件下進行生產,其產品質量也會
有或大或小的離散性。這個離散性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:
(a) 由于偶然的原因所造成的離散性。
(b) 由于不能放過的原因所造成的離散性。
(a)是調查原因也無意義的、可以容許的離散。這叫做“有管理的離散”。(b)是由于異常原因引起的、必須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的離散。這叫做“沒有管理的離散”。作為車間的監督者來說,當發現有不按作業標準進行生產的,就必須立即采取措施使其按照作業標準進行生產。如果認為是作業標準不完備,除向上級報告外,還要積極采取對策,提出改進方案以充實作業標準,努力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現象。
如能這樣來判斷離散性進行管理,把重點放在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離散上,那么不能放過的離散原因就可以逐漸地得到解決。工序就可以逐漸地得到改進,而走上可靠的管理狀態。這種狀態就叫做“管理狀態”。對產品的質量來說,這就體現了管理的分布。